 
        
        
    4月25日至27日,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在国防科技大学成功召开。大会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国防科技大学承办,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协办。来自全国研究生教育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出席大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湖南省教育厅、国防科技大学有关领导与会。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高等教育理念、模式和内容,为促进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手段、开辟了新路径,也带来了新挑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面对AI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知识体系乃至思维方式的深刻重塑,我们必须以更前瞻的视野、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行动,回答好“AI如何为研究生培养赋智、赋能、赋效”这一时代命题,以大模型充分赋能人才培养,重构教育生态,助力通过人工智能创造教育新生态,推动教育深刻变革和转型。
大会设置1个主论坛和3个分论坛。在主题报告环节中,清华大学肖曦教授等25名专家分别作报告,探讨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培养有效路径与实践经验。
清华大学肖曦教授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展示了清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最新实践进展,具体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课程建设进展与使用成效,以及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培养的案例展示。他以善用与知止为切入点,强调正确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重要性,并给出了防范其负面影响的做法建议。
国防科技大学毛晓光教授在“数智时代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报告中,结合AI+教育与机器智能的发展,展示了数智时代的未来软件及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他指出,要深刻理解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差异性,面向未来智能化软件的需求与挑战,从体系优化课程设计、构建新科研范式、提升学科交叉能力等方面,深化创新研究型软件人才培养工作,着力培养数智时代的研究型软件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何洪文教授发表了以“绿色高质 以教为先 深化智慧变革 建设一流研究生教育”为主题的报告,结合学校抓建一流的探索实践,深入分析了当前的AI变局,提出了结合教师、学生、AI、环境、文化的“五元”培养新模式,实施“AI逐梦”计划,实现AI赋能研究生教育质效的指数上升,有力支撑数智时代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本次研讨会分享了高校AI赋能研究生培养的先进探索与经验做法,有力推动了高校教师的交流学习,为深化AI赋能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多样化的案例借鉴,有力推动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持续优化与升级,为未来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