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8日—9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育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承办的2024年度 MBA培养院校《会计学》核心课程师资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功举办。

全国MBA教指委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兼国际商学院院长陈德球教授,全国MBA教指委秘书处办公室主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学位中心高质量认证秘书处副秘书长王萍主任,教育部财务报表分析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张新民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60所MBA培养院校的150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杨震宁教授主持。

陈德球教授致辞

王萍主任致辞

张新民教授致辞
研讨会邀请到北京大学陆正飞教授、清华大学肖星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新民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宁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陈运森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钱爱民教授、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杨彩华教研总监等7位来自国内MBA培养院校和企业届的嘉宾学者做会议主旨报告。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杨震宁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祝继高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潘立新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MBA中心主任钟凯副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陆正飞教授以《财务会计教学转型》为题来分析利润信息有用性下降趋势,强调了资产负债表的关键地位,并提出引导学生重视资产负债表、表外披露、财务数字背后的商业、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等财务会计教学应对方法。

陆正飞教授主题发言
清华大学肖星教授针对《财务类课程体系构建》专题,从课程特征入手,分别对财务类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起点和过程展开详细分析,强调要找准课程体系定位、深入理解中国企业实践。

肖星教授主题发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新民教授以《企业财务持续性的系统分析》为题,基于多家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深入探讨企业财务可持续性相关问题,并分别就本科生与硕士生财报分析教学重点、企业战略与报表的关系、自由现金流等话题提出新见解。

张新民教授主题发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宁教授以《会计学课程教学案例开发与“一案多用”拓展:教学能力提升视角》为题来介绍会计学课程教学案例的开发体系,详细阐述了案例采集、开发、教学和“一案多用”的方法和要点,引导大家深思教学案例与我国现实的紧密贴合,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周宁教授主题发言
中央财经大学陈运森教授以《整合式财经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运用》为题,提出构建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全考核的整合式课程思政体系,并分别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考评与反馈创新等多个方面展开了详细介绍。

陈运森教授主题发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钱爱民教授以《智能财务分析:框架、模式与路径》为题,在详细分析传统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智能财务分析的新视角、新维度、新方法,并进一步阐述了智能财务分析的框架与实现路径。

钱爱民教授主题发言
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杨彩华教研总监以《绿色低碳在财会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实践探索》为题,以中国碳交易现实为基础,从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发展、企业对碳领域的人才需求、碳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比较、碳会计培养目标和教学设计等方面阐述了碳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杨彩华总监主题发言

在企业参访环节中,参会代表对科大讯飞(北京总部)进行参访与交流。通过讯飞体验馆的参观,参会代表身临其境体验并了解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及行业应用情况;在主题论坛中,围绕“通用人工智能助力数字商科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议题进行交流研讨,共商人工智能、数字教育发展新思路、新路径。

2024 年度 MBA 培养院校《会计学》核心课程师资研讨会顺利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主题报告、经验分享、案例研讨等丰富形式,为会计学教师们打造了优质的交流与学习平台。专家们的精彩分享与参会代表间的热烈互动,使会议充满浓厚的学术氛围。此次研讨会不仅聚焦了课程教学的创新理念与方法,还深入探讨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更紧密结合,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财会人才。会议成果将借助众多参会教师的实践,在各院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力推动我国 MBA 会计学课程教学的发展,为 MBA 教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在未来,各院校有望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会计学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持续为我国的 MBA 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供稿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